原子光谱简史

意大利物理学家亚历山德罗•伏打(Alessandro Volta,1745–1827)以发明伏打电堆而闻名,但他早期在电学与光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同样具有开创性。利用自制的“永动电荷器”(实际上是一种能够持续产生静电的装置),伏打通过放电来激发不同材料,并敏锐地观察到它们被电火花点燃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。他特别注意到,某些气体在电火花作用下会发射出特征性的色光,例如空气中放电产生的淡蓝色光。据此,伏打甚至尝试通过火焰颜色来辨别气体的种类,这可视为早期发射光谱分析的雏形。
尽管伏打的时代尚未确立光谱学的系统理论,他的实验却直接展示了物质与光之间的关系——不同物质在能量激发下会辐射出特定颜色的光。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光谱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。仅仅数十年后,夫琅和费系统观测了谱线,基尔霍夫与本生更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光谱分析的基本原则,指出每种元素都具有独特的发射光谱,就像“指纹”一样可用于物质的识别。
伏打通过颜色识别气体的尝试,本质上是在利用光谱特征进行物质鉴别。今天,基于同样原理发展的发射光谱、火花直读光谱等技术,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、天体物理及环境检测中。伏打的工作不仅是电学史上的里程碑,也为光学与光谱分析埋下了重要的科学种子。
亚历山德罗•伏打
Alessandro Volta
1745–1827
准备播放音频...
如果音频未自动播放,请点击"播放"按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