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作者
原子光谱简史
原子吸收光谱
原子吸收应用
稀土元素分析
仪器厂商
仪器历史
看目录
听故事
找方法
原子光谱简史
德国物理学家威廉•康拉德•伦琴(Wilhelm Conrad Röntgen,1845–1923)于1895年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具有极强穿透力的未知辐射,他将其命名为“X射线”。通过系统研究,他证实这种射线可穿透多种材料、使荧光物质发光并感光胶片,还拍摄了首张人体手部的X光图像,揭示了其在医学成像上的革命性潜力。1901年,他因这一成就成为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。
尽管X射线本身属于一种高能电磁辐射,并不直接属于传统可见光谱范畴,但伦琴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光谱学的领域。在此基础之上,科学家很快意识到X射线也具备光谱特征,并发展出X射线光谱学。例如,X射线荧光光谱(XRF)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(XAFS)等技术被广泛用于元素分析、材料结构表征甚至天体物理观测。X射线衍射更成为解析晶体结构的关键手段。
伦琴的工作不仅开创了医学影像学和放射物理学,也将电磁波谱的研究推向不可见的高能波段,为现代光谱分析提供了全新工具与维度。至今,X射线光谱仍在材料科学、化学、药学及考古学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威廉•康拉德•伦琴
Wilhelm Conrad Röntgen
1845–1923
准备播放音频...
▶
||
如果音频未自动播放,请点击"播放"按钮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HTML5音频播放。